一個法案通過的始末
這種題材很多
小至《金髮尤物》,大至《永不妥協》只要有議題就要話題
保守勢力雖然在法案的通過中是一股另人厭惡的力量
但是若沒有保守勢的銅牆鐵壁作"犧牲"(哈哈,,看你怎麼解讀這兩個字)
絕對無法呈現各類鬥士的驚人毅力
這也是這類電影最容易討好的商業公式
只要劇本不要太爛
導演不要太瞎
有幾個演技精湛的演員
這種紀錄片式的電影
絕對有基本票房
(不知為什麼,又讓我想起冷血告白)

看完這部片子
最大的想法是
如果註定身為鬥士或烈士
執意為大愛奮鬥
那只好犧牲小愛
別談感情吧!
但話說回來,死了個摯愛這種梗,搞電影就要來這套
否則如何有張力,如何在主角人生添幾筆戲劇性咧?
呵呵..克來兒問我這部片子好不好看
"不難看啦"我誠懇的回答著

我想,我還不致於淪入那種"看得懂就說難看,看不難就說好看"的詭譎循環中

我希望這部片子得獎的原因
是因為在藝術價值上有貢獻
而不是贏在題材上
我希望西恩潘獲得殊榮
是因為他技壓群雄
而不是因為他揣摩同志成功
我希望少數(或所謂弱勢--亞裔,拉丁裔,有色人種..)勢獲得的尊重是因為人的理智運作成功
而不是為你量身訂作的一席同情票
(弱化他人的假尊重其實嚴重充斥在各個時空)

重要的人死了
才會喚起更多的注意
這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生物哲學
沒什麼不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