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我只喜歡和未婚的友人混
而是
結婚者不想跟我混
(理由很多)
或者也是因為我害怕他們出來又排不開小的
聊沒聊到變成在談孩子,偏偏我的職業極有可能再陷得更深入
算了
未婚者,沒有那麼多包袱,
只要不把我當作婚姻導師
要我傳授兩招
基本上,和未婚有人出遊
是比較有玩到的感覺
再說清楚一點
有玩到的感覺
就是在一群人的話題或玩樂當中
不用附加某一種身份
只要針對現場做反應就好
但有時這樣小小的期盼都是一種貪念
我的某幾個固定的朋友
會在介紹我的時侯
把我最想暫時丟掉的那個區塊
再像獎牌(或者標籤)一樣貼在我身上
"這是僵停咦.她是**國小,高年級老師,
她快四十了,看不出來那麼老吼,
她有兩個小孩,一個六年級一個五年級,
看起來好像很酷,其實她人很好,
她很愛周杰倫
你可以點歌...,而且你看你看她像不像蔡健雅??"
(每次聽完這些我就..尷尬很久,我記得最慘的一次是
我的朋友要她三個朋友猜我幾歲,生小孩沒?這些引導式的問答
真的讓我覺得我像是有血統書的名種狗.= =..)

這樣體貼又寫實的介紹詞
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我一直在想這麼完整的介紹詞
為什麼會讓我全身發燙手足無措
又像走在雨中的落湯雞
狼狽無所遮蔽
這種介紹詞完了之後
最常見的是叫我唱七里香或稻香
上演non-stop零彩排人肉點唱機
(這種還算是好的
但,誰知道我根本就不喜歡在初次見面的人前唱歌)
再來就是,當天到我這邊的話題分兩種
(也許是覺得要和我聊較相關的話題沒話找話比較有禮貌吧)
一種是問我他哥或他姐高年級的孩子怎樣怎樣
一種是問我婚姻中的各種起承轉合

也許是A型的龜毛個性
有些事和初次見面的人談就是怪
有些聚會是我千喬萬喬才得以出席的
卻因為天真的友人"太貼心"的介紹詞或開場白
讓我在聚會現場的第一秒就解HIGH
如果人與人之間需要一些認識的橋梁
那麼屬於我自己的部分
難道不能由我自己來保留或呈現嗎
深淺遠近的焦距,我也想因人而微調,
模糊或清晰我都想自己來,
為什麼我還沒認識每個人之前,就被好友透明化?
除了我的大名
能不能什麼都不要介紹?
也許我只是想做無事的壁花
就坐在旁邊看別人HIGH
做一個有距離的旁觀者
陪著拍手或哈哈笑就好
而不是一整晚解釋事情或說明事情或被點唱
(整個很難招架)

以一種無負擔的輕鬆身份出席一個聚會
真的很難
特別是跟很熟識自己
又"很貼心"(或者雞婆!!!)的朋友一起去
而更特別的是
一去之後
口中依舊是學生,孩子,和婚姻
我明明換好了靈魂準備出遊
到場卻躺在同一個靈柩中
侷限且固定一如往常
我有玩到嗎?
呃!




後記:其實我也知道寫完這篇之後
大概來這裡的未婚友人不再會有邀我同行的慾望
但這種令人難以招架的開場白
一定不只發生在我身上
有些正義之聲
就算是犧牲自己也要發出
而且我自認
如果和未婚友人出去時
絕不會很冒昧的開場白就說
"這是某某某,她未婚快幫她找男友(或女友)"一付要清倉的味道,
(除非他有事先要求我促銷..)


要不就是我很難搞
要不就是玩樂也有階級意識
要已婚者難玩一點!
如果我離婚了,那不就更難玩?呃 ?
我覺得我才是敗犬咧..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