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子就算沒有掛上任何宣傳華服﹣﹣

什麼“台灣今年最好看的國片”

或是“代表台灣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甚至有影評人直接指示”如果今年只看一部電影,那麼請看《逆光飛翔〉

或是半逼迫的被暗示語例如:

“是台灣人就要支持台灣的國片”

<逆光飛翔>還是自有他的步調和力度

這是一部後勁十足的強大電影~

看回來時爬文網路一下

發現有幾個網友超幽默

因為怕自已被誤會成工讀生,所以不敢宣傳<逆光飛翔>

最好是有這麼扭曲~(我想應該是他們哭到不知如何寫觀後感吧)

 

看完這部片子心中有兩怕

第一怕是

很怕這部片子若有好口碑,就會被解釋成

“明眼人的同情心所致”

第二怕是,被大眾歸類為一部勵志片﹣(或許真的有那麼點味道)

當然,不把<逆光飛翔>視為勵志類,這僅是個人的想法

如果真的被歸類成勵志,

也只能含笑(淚)接受吧,畢竟觀者有詮釋權

 

這是有關一個視障者的故事

但是電影中並沒有任何一點灑狗血或催淚的手法

它只是順順的靜靜的呈現

我甚至打睹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們無法熬過前三十分鐘的敍事手法

然而這也是導演厲害之處

他並不急於催眠觀眾走入主角的世界

卻讓觀眾漸進而不可自拔的跟著整部片呼吸的頻率

甚至好幾個時刻我被主角同化,不自覺的閉上了眼睛,當個視障者

我開始用觸覺感受更多的週遭~

 

一個剛入大學的音樂系主修鋼琴盲生,原來在生活中有麼多辛苦的歴程

從宿舍走到琴房要定位老師

換教室要有值日生帶著

考聽力時,五線譜的考卷只能空白

所有生活上每個理所當然的時刻,都只能靠著聽覺和觸覺的演譯

觀影時,我一直在思考這是“失去“還是”獲得“?

還是”失去干擾獲得純粹“的另一種完美

(只是我們明眼人覺得他辛苦,在某種程度上虧欠他)

 

“我想試著不想依賴人”~這是一句明眼人常掛在嘴邊又無法百分之百做到的事

然而對裕翔而言,這卻是他遙不可及的生命呼喊

他說,我並不想造成別人的困擾

但是實際的況是

在不能控制的情況下,例如,繁忙的大馬路上迷路,

就算自已不想麻煩別人還是得接受朋友協助

更有許多狀況,就算自已再小心翼翼壯大著,堅強著,還是多多少少要活在別人的善心下

唯有裕翔坐在鋼琴前靠著高超的琴藝和敏銳的聽力

才能讓明眼人”傻眼“

(我喜歡電影中每個讓我傻眼的時刻)

 

不可不提還有電影裡的每個女演員

專業的台灣之光舞者,李烈,張榕容,和裕翔的代課老師,

不但稱職而且表演到位,讓人賞心悅目,

那種美好與裕翔的交互作用

更是深深讓我動容

 

或許每個人都有著各式各樣的殘障﹣﹣懦弱,逃避,脆弱,只想等待....

因此在觀影時

特別容易有投射作用

不小心就鑽入角色的微小的隙縫中

以致於順理成章的等待爆發的那一刻

也或許,這就是被歸為勵志電影的高度風險~

被冠上”富有教育意義“的字眼

 

我在生活中濫情哭點低

但看電影時特別對催淚的手法特別有防衛心

然而,今天在電影院中沒多久

我的眼眶就一直濕著

沒有特別忍什麼

但咽喉超緊

終於第一滴淚被地心引力一扯掉了下來

就這麼巧,

剛好是最後一幕接上感謝名單

第一滴淚掉完

竟然不可扼止的狂哭

真是一年淚一次哭到爽~

我回想到底哪一場戲是兇手

但就是沒找到,不明不白的狂哭著

包包裡沒有面紙

只好外套拿起來擦~

 

我再閉起眼睛,感受聲音,感受光源,

感受一切

卻失去電影中那種光亮的視角和高規格的淡定

我想我的心也許也盲了一塊

在剛才的電影中看到亮光

因為喜悅

所以哭到不行

 

但現在,可能又盲回去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