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想看看海角七號效應有多大
於是整晚盯著衛視電影台的金馬獎實況轉播
看著<海角七號>的生死
(我可不想第二天才看新聞評論,被灌輸什麼論點)
如果視電影為一種文化工業
那麼海角七號亮麗的票房
早就不需要獎項的加持
這年頭畢竟電影能賣錢才是王道

和朋友在聊天時
就曾預測海角七號應得不到大獎
雖然,我很挺他,進戲院看了兩次,
但挾帶民意和得獎並不絕對相關,
比如說年度銷售總冠軍的大碟
往往不是金曲獎的贏家
如果自詡為專家的評審和大眾的青睞一致
那觀眾網友票選就好了
何必請評審
所謂樹大招風
<海角七號>引起的效應和風潮
不管是新聞,談話節目,社論,綜藝節目
一再呈現各式各樣的海角效應
這樣抽絲剝繭的輿論與專業評論撞擊
早已把海角傳出的第一秒的純粹美好稀釋殆盡
正像平常在親友口中的歌神一去參加星光大道
馬上在專業和主觀的二元顯微鏡下被檢驗的坑坑疤疤
所有的雞蛋中都有骨頭,而且還很大又很多,
也許我隱隱中知道海角在某些電影藝術效果上禁不起檢驗
於是我把我的悲觀先透露了一些
並且希望我的悲觀是庸人自擾
可惜的是,我的預測等於頒獎結果.
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片兩項大獎
異軍突起的海角七號並無緣獲獎
我拍手叫好的在地呈現與文化幽默是否只是
停留在"自顧自的心靈震撼與撫慰"
就像離鄉多年的遊子回家吃到媽媽煮的第一口飯菜時
一定不可自拔的掉下眼淚
不管這道菜是家常或美味

許多學生問我會不會去參加范逸臣的演唱會
我笑笑問他為什麼想去
他說,因為他有去看海角七號
"那你會唱范逸臣的歌嗎"
"不會啊,只要看阿嘉就好了"
這是學生最簡單的推理
他以為國境之南就等於無樂不作
就等於范逸臣就等於海角七號就等於電影院裡那場拍手叫好的震撼

雖然
看完金馬獎之後
我帶了一點點小小的遺憾
但是
我不得不說
評審很帶種
真的
而且,投名狀裡那句經典名句
"當匪,我們要當最大的"也突然間縈繞我耳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