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藝術表演型式之一
歷史是從國三開始
型式是高中話劇社的年度公演
票價從,偷偷從後台走到觀眾席到透過關係求票,到現在上網訂票
舞台劇的票價多半是從可以看三場電影以上的金額做為門檻
大概就是八百元一場
但,不知為什麼,
只要上網訂票,
我從來訂不到八百元的票
花兩百多元去電影院看電影,有時會看到失望或看不下去的片子
然而,看這麼多年的舞台劇
卻從來沒有敗興而歸的經驗
雖然很貴
但一年一場或兩場,是一定要的生活功課

2008年底,我終於訂到2月14日,寶島一村這部戲第三次加演的票
與其他大部分有集體意識的眷村子弟或眷村親友團去尋求記憶的拼圖不同
我,其實跟眷村沒有任何直接或間接的相關
純粹只是為了賴聲川和王偉忠兩大金牌聯手而去
單單是這一點,就讓我高度期待許久
去到國父紀念館時,
我才知道原來今天是燈會的倒數第二天
人山人海的,差一點被照像的人潮堵到無法準時進場



不愧是創意大師的場子
一進場,我就發現以前看戲從沒見過的場面--
觀眾席兩側大概八百多個位子
竟然貼上"此區因視線不佳,故不出售"的A4大的公告
(每張椅子上都貼一張)
不知這是對消費者的體貼
還是怕砸了招牌(怕客人看了會打客訴電話)
總之,看舞台劇就是寧可遠而不要偏
真的很貼心,寧可不賣也不折磨觀眾

寶島一村這齣戲有180分鐘
共三小時,
但實際在現場看完
卻不覺得有三小時
觀看前做了一點功課
原來這齣戲也曾在海外(新加坡)上演
同樣造成轟動
而當地觀眾在官網上所給的回饋
儼然像一篇小論文
或許大時代的悲劇
讓當時的每個人
都有最戲劇性的人生
已不是悲歡離合四字可籠統蓋過
那輩的人不會因時間淡忘什麼
時間越拉長越想沖蝕什麼
就越像一把利刃,更重更沉的雕刻清楚那過往與心酸

笑中帶淚是大部分看完舞台劇後
最刻板的形容
但除了笑中帶淚之外
不知還有什麼最好的辭彙
可以發笑,是編劇和演員及導演的功力
會哭卻有兩種原因
一種是觸動內心引起共鳴
一種是反射動作,沒道理的淚就來了
我身上有兩包面紙
全在晚上哭到鼻涕直流中用完了

在藝術形式的表現上
有一定的水準
利用活動的眷村三戶人家
串成緊實的結構
時間/空間,第一代/第二代,傳統/反叛,
南腔北調與台灣話的語言撞擊
既融合又突兀
是整場戲爆點的大功臣
難怪謝幕謝了十分鐘
最後還送了一個戲中的包子--雖然不是道地的天津包子.



這部戲無關乎歌頌或緬懷一個時代
也不走刻意"突顯一種文化"或"弱勢發聲反撲"的路線,(這是我的想法)
雖然藝術一定要聚焦,但"就是呈現"的用心才更貼近人-寫實主義之美
這就好像你走在路上
突然撿到一本有人遺失的泛黃日記本(或是你誤闖別人的網誌)
你撿起來,本想翻翻看看(是否內藏秘密),隨性著,
卻從頭到尾一口氣,一字不漏的看完
它平鋪直敘卻又深刻動人
沒有花招卻讓你目不轉睛
看完這本日記後
你停了很久,不知道該不該拍手叫好?


不知道"華爾奇麗亞"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是不是也這麼猛..
(一直想著要去電影院還是等租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