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時
自我感嘆也有,自我慶幸也是
八年級的小孩
將來要面臨的可能是一職難求的社會
這是他們的苦

七年級的畢業生
得到第一份工作的薪水
可能和十幾年前的我一樣
甚至更低
這多少讓人有些感嘆
就像我看到領十八趴的前輩
會覺得好處都讓他們占盡了


但這個世代的人也有讓我羨慕之處
比如,女校生可以正大光明的穿著褲裝,
而不用一直被教官約談
想到自己狂奔的青春歲月
一天到晚在爭取褲權
(那時沒有蘋果日報,而解嚴也才開始,沒人管褲權這檔事)
幾乎和教官室及輔導室分不開
不斷的被師長提示我"思想有問題,需要改造"
當時若我覺得不公
跟教官哭喊為什麼36度的高溫為什麼還要我穿黑色及膝裙吸熱,?
一個姓"黨"的教官(很特殊的姓所以我很難忘)
就會摸著我的頭慈愛的說
"以前的女人還要裹小腳呢而且也沒投票權"
此一時彼一時
她的意思是,我褲權雖然沒有爭取到,
(總是只有我一人孤寂的吶喊)
但至少我可以穿大球鞋馳聘在球場中
聊表安慰

我看看這五年來的電影高校青澀題材
每一部幾乎都約略掃掠過自己那個年代的某些場景與片段
以前的禁忌與尺度
似乎在現代電影手法美學上更加合理化
不但引起共鳴和討論
更得到尊重和保護
一路走來,
我多麼希望自己晚生十到十五年
所有的我要的,我認為的,我嚮往的,
都不用經過抗爭和解釋
一切都那麼自然,那麼安全,那麼合理
但顯然,我一路都得抗爭,
用歲月一年一年微弱的堆砌出一桌一桌祭品
供十五年後的自己膜拜
並且在一切都漸漸鬆綁之下
對下一個世代的人說
"你們還真幸福"
像以前人對我說的口氣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