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美景與美食加碼加不停的難忘路跑.

開賽前我們都不知死活沒在怕的笑著。
<路跑變無感,重心在吃喝>

當路跑變成我的生活模式之一後

進入全國賽會

再進入線上報名

最後結帳

就變成一種反射動作,

自然而且漸漸感受不出特別之處,

即使回來了被問跑得如何也開始懶得回答

並且覺得你都不去路跑問什麼問?

有時被人問到跑第幾名時更無名的生了氣

就算我跑最後一名

也好過你沒去跑

好像有點神官能症上身哈哈


還有,不管在跑步或是完賽之後

相片拍攝和描述都呈現懶惰與隨便的態度

除了大會補給線出狀況吃不到東西喝不到水會罵個幾句

或是遠離台北的路跑會加碼吃喝美食因此偏離主題之外

其他的一般路跑完賽連四個字的成語都省了



<與玉山沾邊的源起>

報名玉山主峰登頂已有三年

繳了訂金但卻一直沒有抽中籤

這也是我現階段最哀怨的事(不要在我面前說你玉山登頂過)

體力邊練,路跑邊跑

保持在一種隨時可以攻頂的狀態

這次的<玉山高地路跑,跑給黑熊追>

算是可以和玉山沾邊的最近距離

當天在全國賽會看到這個玉山高地路跑時

義無反顧的報下去
跑給黑熊追的海報,設計的傳神又寫實。

但沒想去報名如此容易

不像101登高或是太魯閣馬拉松一樣

不但系統當機,而且要大家憑一堆有的沒的證明自已先報名

或已繳費的高門檻

順利報完名之後

三不五時還會收到主辦單位寄出還未額滿的通知

希望大家能共襄盛舉一起參加

這讓我感覺高山的冷僻和難度

畢竟2600公尺

想來就很像不能亂的一回事


<三個接駁點>

路跑的起點是塔塔加
塔塔加這三個字充滿了無限的想像與氣勢。

(真是超有FU的一個地名)

但因為交通管制

所以接駁車理應從外圍將跑者接去

這三個地點分別是<東埔溫泉><夫妻樹>和<阿里山>
達娜伊谷

從我對台灣地圖的理解

我也只認得阿里山

沒想到和我分開一起報名的克來兒

也是選擇阿里山接駁

真是兩個地理白痴

因為後來從地圖上來看,才知道阿里山是最遠的接駁點

但沒想到阿里山從最遠的點變成這次行程中

超搶戲的亮點

一路難忘到底



<小學同學嫁阿里山>

出發現發現室友失聯三十幾年的小學同學遠嫁阿里山這個梗

一個都市女子嫁到阿里山真是充滿戲劇性

於是暗示室友也許可以去拜訪一下

藉此見面敘舊順便為高地路跑加碼行程

於是一行三人加上克來兒的朋友賽咪

浩浩蕩蕩前住中台灣征服玉山

車子一路開到嘉義巿

以為高潮就是去程的噴水火雞肉飯週邊

在噴水雞肉飯吃了一整桌的超人氣小菜

和回程的林聰明砂鍋魚頭和小菜

好澎湃的一桌


以及在地人我親愛同學介紹的恩典酥景小雯大推的恩典酥超讚


沒想到一到阿里山

在台十八線50公里處這麼好找

快接近國語課本中寫的原民<達那伊谷>課本上的牌子要照一下


就找到了小學同學純宜
玉山路跑最美的加碼就是室友一號找到這個三十幾年不見的小學同班同學純宜,遠嫁阿里山我們來看她,得到同場加映的喜悅啊


原來她家不是傳言中的餐廳而是製茶
很香


一到她家

她好客的老公便開始很熟練的泡起茶來

並且從兩人的定情開始說起


山中的空氣與美景與熱情的對待


讓人差點忘了明天有個大陣仗

劉大哥和純宜兩人都擅廚藝

於是喝完茶還不斷加料來一鍋完美的芥菜排骨湯
自製的芥菜排骨湯

送這送那的,回程時喝下午茶又吃了很特別的拇指蕉,超好吃的

這是好吃又Q的拇指蕉
後來還有燉到非常入味的山豬腳

真是膠原蛋白的大補品
這是山豬骨

吃完這些之後還有參觀製茶的行程
看了製茶的結果大長知識

真是隨興的完美的加碼演出
好大的大頭菜

純宜說回程一定要好好的再回來喝她們家種的咖啡

我們去阿里山的路上

我都想念著她們夫妻兩的好手藝



<阿里山的夕陽>

多年前第一次來阿里山的時候是暴雨天

所有的美景全部免談

這次來到阿里剛好臨介白天與黑夜

所以前十分鐘的白天用手機還拍得出來

十分鐘之後

如果沒有稍有智慧的相機

所有的夜與雲海應該都拍不出來吧跑一下。


我搶在夜來臨之與克來兒在阿里山的加油站前快拍一張

我覺得美景也有讓人變美的效果

雖然大臉的我還是很不愛和小臉人拍照

雖然天生大臉的我很討厭和小臉人拍照,但是我還是很愛這張。熟悉的美好。

突然想到黃小倫一直提醒我要吃香蕉

我去阿里山的小7但香蕉櫃上沒有香蕉

我問店員是否可以預購(小7最愛來這套不是嗎)

結果店員一付為難的樣子

讓我覺得我怎麼變成奧客了

晚餐總得解決

我們錯開晚餐時間

在一家平凡的店

點了麻油雞,炒麵和炒山蘇
麻油雞在冰冷的天真是太補了

在冰冷的晚上

彷彿是米其林盛宴

這次住的賓館和文山賓館

有點歴史感一切都舊舊的

我在房間還看到小時候的撥盤電話和鋪水銀的熱水瓶

(可是因為九度的溫度讓我猛發抖,這些細節僅在腦海全部都沒有拍下來)

阿里山的美景夕照和日出(很可惜因為要跑步沒有看到)

淡化了不怎樣的住宿

唯一讓我覺得咖心的是

賓館老闆娘的五年級兒子

一直來跟我聊天,重點是他一直叫我姐姐

(好吧,可能是他媽媽教得好)


<怎麼暖身都暖不起來的開跑前>

這次玉山高地路跑最讓我稱讚的接駁機制

我覺得玉管處有用心滿懷誠意

用小型巴士和接駁車票認人

不但快速發車又不會亂七八糟

(一樣因為寒冷手不想動,沒拍到接駁車和票)

七點坐上接駁車


大概七點半多就到
但九點才開跑

從阿里山和塔塔加都是美景

空氣新鮮如真空包裝

一下車冰冰的空氣讓人一定得上廁所

但女廁大排長龍

排廁所比跑步更辛苦啊~哈哈

雖然味道超濃但又不能不等不進去

好不容易上完廁所

去寄物要把外套脫掉時更是大掙扎

身上單薄的兩件衣服

到底要怎麼搭配

是直接長袖還是無袖外加長袖?

開跑後的運動量到底有沒有辦法達到飆汗到穿無袖的境界?

看到好多人是全配備保暖還後背背包

就覺得專業真是讓人尊敬
天氣很冷有人重裝上陣,真是超佩服
我以前並不是那麼怕冷

覺得練跑之後

越來越怕冷了,這是一件很怪的事

我選擇穿著長袖,萬一熱了再脫掉綁在身上好了

但開跑前我覺得自已跟冰棒一樣

四肢僵直

而且上下牙齒不斷在進行咬合運動

一心只期待快跑

美景加低溫

就算呼吸不過來

走走慢跑

也不辜負這麼美的國家公園


<折返點三人相會>

我和克來兒和賽咪各跑各的

但卻在折返點相會

一個很特別名字的隧道(有圖有真象)
折返點是過一個很長名字的隧道,再拍,醬一直拍會不會太混


最值得一提的事

克來兒的手機卡在跑褲的後口袋中

扯了半天弄不出來

為了要拉開拉鍊只好把短褲脫下

還好有穿防寒緊身跑褲

否則該怎麼辦

一想起來就覺得超驚險

但一相見之後

就變成沉淪的開始

因為玉山國家公園實在太美
這個地標不拍不行再拍

以致於就加碼了好幾個景點

畢竟能在玉山國家公園跑步的機會人生有幾次

(怎麼很像第一次去太魯閣的台詞...)

多拍一點才不會對不起自已

說到補給品

餅乾香蕉舒跑都充裕

而且因為這次路跑的人數大約兩千人

是個小而美的規模
自己為自己加油和集氣。go go go~

完全不像六天前(十一月三日)太魯閣一萬三千多人的大規模

又擠又吵,不但跑不開,在休息區時也無法久待

回程因為有十一公里的上坡

雖然是緩坡

但長途跑下來仍有感覺
因為路不熟,否則應該把車開到這裡來,跑完繼續另一段旅程。

因為呼吸較為用力

所以我走了一公里
(我有把握在三個半小時完成)

走了一公里也順便東拍西拍

看看跑友看看美景不語的雲海難測的心海

不急不徐的

反正人生的快慢有所取捨

疾速雖然挑戰自已打破記錄的快感

但是慢慢的體驗周遭有時也很重要

而且我一向都是完賽為主

時間並不是我的重點這件戰袍我沒穿,我送給十月份跑最多的邑霖


<高地路跑結語>
1.雙腳依舊無感﹣﹣雖然上坡累,但跑完21公里還是沒和我的痠痛相會


2.最少的體重最澎的外表﹣﹣不知是不不是跑衣顏色選錯,明明是兩個月最瘦的體重,

每張相片看起來卻膨脹太不甘心了啊(莫非我和零食同類?)

山上的壓力

3.超感謝﹣﹣感謝劉氏夫妻的招待,感謝克來兒在民宿招待沖澡時,提供了沐浴乳和洗髮乳(不然我就死定了),

感謝室友一號擔任司機,並且加碼三十年不見的兩人同學會,讓阿里山變得超有人文情懷和溫暖。

4.完美的主辦單位﹣﹣跑給黑熊追其實就是個有趣的行銷,

好像真有那麼回事,雖然最後只是著黑熊裝弄個樣子,低溫的天氣,這套黑熊裝剛好能保暖,算是賺到吧。


但是所有的海報也很扣主題,只能說主辦單位真用心,

魔鬼真的藏在細節中。而且因為有玉山銀行協辦,

所以完賽獎品真是數一數二的澎湃。

<a href="http://tyclibra.pixnet.net/album/photo/205633873">史上最澎湃的完賽禮,也太多了吧

5.有理由的慢跑與自體和美景互動﹣﹣並不是所有的路跑都要看成績或相片有時單純只是一種感覺。

感覺對了,就很舒服。至於快了半小時或慢了三分鐘我卻越來越沒有感覺。

但如果路跑只是一直追趕,又有何意義?當然所謂的專業高手級可以邊拍又有好成績。

但像我這種完賽就好的等級,若遇到美景,不多拍幾張做為回憶,和美景好好的相處

那就跟人生中只顧工作業績而忘了休閒,更像放棄任何短暫的美好一樣,

就算拿了第一名,也只是比別人快速而已。我想,人生沒有回憶,

就跟快速的跑完擠不出精華一樣。(怎麼好像有點酸葡萄)

6.結論中的給論﹣﹣這趟要是沒有帶相機就可惜了。

玉山,後會有期。
跑累了之後,在兩千多公尺的高山野餐實在是一大樂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