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個月來
周圍的親朋好友中
不知為什麼一缸子都生了小孩
(雖然在少子化的時代,
每個願意生小孩的夫妻都應該為他們掌聲鼓勵的)
從剛出生的到四五歲的,一整堆,
大家快生啊...

一向對六歲以下的小孩
是敬而遠之的
對六歲以上至十八歲以下的
則是要看投不投緣
偏偏在老天爺的捉弄與懲罰之下
我走上教職的路意外的輕鬆
一個曾經讓老師頭痛的我
當年在一片驚訝的眼神中,當了老師
(在眾人難以置信的氣氛下,我結了婚)
於是註定我這一生要和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們共渡一生

這是我的為難
因為,我被動的背負了一個專業的刻板印象
被視為應該會是拿小孩有辦法或是有絕招的一種身份
所以如果“媽媽沒辦法,江老師你應該有辦法
我的姐姐往往會要求我馴服一下她的小孩”
我的朋友在聊天時,也偶爾會要求我下次去教教她的孩子
親戚們也常常藉由我的"餘威"去嚇孩子,
這樣子的"認同"在我看來並不是"捧場"
而是一種"以尊重專業為名,行親職怠惰之實"的現象
(講得好嚴厲..)

以個人角度出發
我真的很想說,下了班,我就不是老師了,
我需要休息,所有跟孩子有關的事,
我都不想知道,不想指導,不想聽,我也沒那麼好為人師..
我在學校已經燈盡油枯,從第一秒戰到最後一秒
我需要休息,我需要以自己為主體,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行程
思考有關自己的一切
放縱有關自己的喜怒哀樂
小學老師因為是包班制,班級事務鎖碎繁忙
要教要改要補要溝通對學生,對行政,對家長,
所以,一請假就很麻煩,鎖碎代處理的事會爆增數倍
因此,平常除了生重病在床上爬不起來(我有這麼一次經驗)
根本不可能有請假的機會
難得有個暑假,明明是充電和放鬆的時期
卻還是有人不明就裡的批評老師為何放暑假拿薪水
這些人的心態可議,批評的層次只在於淺碟程度,為批評而批評
第一,我根本不想放暑假,因為寒暑假的旅費都是最貴的
但是,我們又沒有特休,怎麼辦?
第二,不要以為跟著我的孩子,都一定會被教得好,
老實說,說到玩,我比孩子更會玩,更放,更瘋
問題是,只要有老師的身份在,我就必須專業,
每次畢業旅行,到了遊樂區,我絕對是找個地點,叫一壺茶,手機開著
成立救難中心,萬一孩子怎樣,我馬上趕到,
我並非不愛玩,只是怕萬一孩子出事,我卻還自顧自的在魔天輪上,
這是專業的自我要求,並非我喜歡這樣,有青任感,並不是本性好嗎?
第三,我也不是比較會教孩子,我對孩子都是用講的,然後原則堅持到底,
這並非沒有彈性,而是讓孩子有個標準可以依循,沒有僥倖的心態,
堅持與彈性,是一般媽媽最難的掌握的
你跟孩子說沒寫完功課不準出房間,
可是你買了新筆電,卻又叫他馬上出來嘗鮮--沒有堅持原則
你說晚餐要吃光,才會長大
偏偏孩子今天學校辦活動,阿里阿雜吃一堆肚子脹得快破了
你又逼他要吃完晚飯---沒有彈性的要求造成對立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
父母的迷思是,孩子學不好,跟學校老師有關,
孩子沒禮貌,沒知識,沒常識,說髒話可能都和老師有關
所以孩子有偏差就直接問"你們老師難道沒教你...."
這種可笑的推理,稀鬆平常,
讓我簡單量化時間給你看
以一個高年級的孩子而言
一週和老師相處約略二十二節課(主課加早自息加打掃加課間)
一堂課40分鐘,全班以三十人計
用單位量來做一個人一天可以分到老師的時間
你有想過一個孩子平均一天可以分到導師的多少時間嗎?
我計算出來的結果是5.86分鐘
40×22÷5÷30﹦5.86
這每天的5.86分鐘,可能要國語,數學,社會,聯絡簿,作業催繳
訂正,補救教學,調解糾紛,精神鼓勵,選選手,選幹部,填問卷,考試
刷牙,愛眼操,活力健康操,上台彩排,運動會前賽,
孩子認識導師頂多兩年,
身為家長的你,把孩子的品德和學識的成果
都寄託在每天和導師相處還不到十分鐘的單獨擁有時間
會不會太樂觀(或危險)?
沒錯,量化解釋本來就有死角
你會告訴我,四十分鐘老師在教,他也在場,
所以得到好幾個四十分鐘,
那我可以告訴你,
孩子專心度,每班如果有二十人達到二十分鐘就不錯了
(這我沒做過研究,但,應該不會差太多)
以上量化的解釋,我想是大部分家長沒有仔細思考過的,
於是一直存在一種"期待導師"的迷思,
而回到我剛才講的第一點,因為知道這種"期待"的迷思,
所以才會在學校珍惜每一分鐘,努力和孩子相處
以致於下了班,一定要全部放鬆,人生才有那麼點意義
做為家長,沒什麼好問的好推的,你的孩子,你生你養,你給他錢
你有義務想盡辦法幫他塑膜成型
而不是給老師一個指令..麻煩老師幫你打造成那個樣子,
不知為什麼,這個時代,"某些"家長花在觀察老師和搜證老師的時間
永遠比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時間多?
我所要表達的,並非家長和老師互推責任,而是大家都得努力,
我相信日後的競爭力指標是來自現在國中和國小的這批學生
別再以為學校老師沒有教,辛苦的老師需要鼓勵,
而不是雞蛋裡挑骨頭,指責老師為何沒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又可以寫一篇文章了)
家長用因材施教無限上綱,其實骨子裡要的是"量身訂作"
親愛的,量身訂作很貴,細節繁冗,輕重緩急都要花心思前測後測咧,
在公立的一般教育模式下,你得好好思考,
要量身訂作的話,只有請家教,或自己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也可以再寫一篇文章了)


我除了同事之外,親朋好友中只有我一個是當老師的
所以我可以體會到一般家長的真實感受
(家長或許因為想到孩子在我手上,所以我會聽不到某些聲音)
也許這篇「為難」,一開始是我的表態但到最後讀起來像是在為老師發聲
但事實上,並不如此單純,
有些同事問我,為何我不罵人,學生也可以安靜
我一開始是笑說,我要保護喉嚨不然不能唱歌
然而,這種情況的到達是要一連串原則加堅持的過程
我的眼神會告訴孩子,你對了還是錯了,無需多言。
教孩子沒這麼簡單
也沒有萬靈單,但要讓他心服口服就得花上大把的心思
你要我教你的小孩,或希望他和我回家之前
(希望那也只是一個開玩笑的話)
問一下自己,有努力想過方式嗎,
還是浮木式的病急亂投醫,
看到我是老師,就覺得丟給我就好?
我還想問,"誰要我家兩隻?"咧,我自己兩個都煩了

誰都想輕輕鬆鬆孩子就長大了
但那怎麼可能,你父母培養你,也花了不少心思和錢財啊
老實說,我的專業計時器只到四點,每天四點以後,
我也只是一個很想擺脫小孩的普通人
你自己的孩子,自己弄自己想吧,
別再為難我了..
別忘了..我也是和你一樣一個普通媽而已
和你見面時,就忘了那些職業的刻板印象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