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自己,

自己也是在人性的魔域中翻滾

一方面縱容自己,一方面又用各種方式嬌竉自己

講藉口時也都是臉不紅氣不喘的理直氣壯

跟真的一樣把自己都催眠了

我要說的是關於練身體這件事

必須得再自我回顧一下

從去年的八月到現在..我還是因為老天爺不眷顧..上不了玉山

玉山的雄偉讓我連帶了吃了幾樣小菜,包括爬雪山及幾次的路跑還有更頻密的登山以及有計劃性的重訓

因為自己也是把焦點放在數字上

這一年,我少少的掉了4.5公斤至5公斤

看數字是很少

但看整個外型..就是會惹上一連串的問題

包括家人朋友和陌生人

也不知道為什麼

這些問的人,提問,交叉詰辯和結論的過程都一樣

不管男女

不管年紀

都一樣,奇怪極了..

到今天,我甚至為這種過程大笑

人繞了一圈

問了一堆問題

結論就是兩個...

第一...我現的活動應該算是運動, 有動就好了

第二...太忙了,真羨慕你有時間運動,我陣子忙完再來和你約運動

這兩個極為人性化的結論

莫不回到交談的原點

讓我好笑的是,那你又何必問我

如果自己可以用自言自語取暖

也看得下去自己的身型和體脂肪率那個數字

那麼不知詢問如何練身體這種話題到底有什麼意義

最常見的爆點是...無氧和有氧之爭

這兩個一定要天衣無縫的搭配著

才有減低脂肪率和雕塑緊實的效果..(本人蘿蔔大到很哀怨但我都催眠自己那是緊實..哈哈)

另一個爆點是運動的<至少定義>(也就是說至少要強過這項才算定義)

一週三次,一次三十分鐘,心跳至少要135以上持續三十分

大家一聽到量化的定義

總是曖昩的說,沒仔細算,但應該差不多吧

好吧.就差不多吧

反正,身體是自己的,要如何對話也是自己的責任

當代謝率慢慢變慢時

你只有靠極有強度的運動

才能為自己的美食慾脫罪

我其實要加強的還非常多

比如說,我一直希望能低於五十公斤

但是..那又要牽涉到控制飲食..先禁的一定是澱粉(天啊)

我的狀況還在過程中,也沒什麼本事去說別人,九月底之後我就沒有專業的重訓課了

那時肌肉群會有什麼變化,也是我擔心的另一個面向

身體是自己和他對話的結果

如果一切都心安理得

那麼就別再請別人給自己一些建議

最後又人性化的拐彎的呈現自我感覺良好的結論

當然啦

這是人性

我懂..

而且我自己要加強的也還很多..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