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種溫度沒膽下水
一定冷到爆
拿游三十趟的工夫來寫網誌,也算對得起自己

五六年前認識的朋友中
有幾個遇到我家小鬼
特愛說"不要叫我阿姨,叫我姊姊就好.."(明明和我同輩,還不讓小孩叫)
算了管他!
我們中國人,不,我們台灣人,(^_^)
老愛搞那些稱謂
我看我這種年紀在大陸,就是大娘大媽的被叫
一點都賴不掉
對岸把稱謂當敬稱
台灣的有彼得潘情節的男男女女較多(不要叫我拿出證據,我沒有參加初選好嗎?)
長我家小鬼二十歲的還不給叫姨,叫叔的放眼望去大概有五六個
這下可好
叫他們哥哥姊姊嘛,,我不就馬上長朋友一輩

那些不給叫姨的
唉..東西會舊,人會老的,
再新鮮的什麼,總有膩的一天
風水輪流轉,總有一天等到你,
當年畢業的幼齒社會新鮮人
現在也是辦公室的姊姊級了(都是一片後悔無奈聲)
人也是矛盾
既要同事有專業倫理,又不肯收下尊敬的稱謂,
就連我一想到今年暑假去上課
有些任教二十幾年的老師要叫我"學姐"我就起毛(學姐你個頭)
哈哈

或許真的有些人千方百計查出某人的年紀在稱謂上下手
好賣小或攀點關係(所謂心機女)
但這些賣小的人包準在職場討不了好
不準晚輩稱姨,不準新鮮人稱姐,
我們身邊隨時都有"稱謂攻防戰"上演
有時我們是主角,有時是配角,有時是是臨時演員
坐看尷尬和白眼,新鮮人還自以為有禮貌,不知怎麼死的還真冤!
哈哈,想到有一次看到大牙叫大S,"大S姊"...大S的臉色還真是白白白!
記憶猶新

我在想,有沒有可能哪天我們都抛棄這種稱謂的陋習
不論三歲八十歲或性別就用名字互稱
不然,孩子看到鄰居總是無言(到底是姨姐還是哥叔)
孩子看到長輩的朋友也很不知所措..只能點頭傻笑


依我的想法,我最喜歡人家連名帶姓叫我
尤其是和兩個小鬼在外面時(特別是在游泳池)
我喜歡他們連名帶姓叫我
我家老廖一度以很惡毒的心態說
"都當媽了幹嘛不認,還要孩子叫你名字,讓他們沒大沒小...."(以小人之心萬般埋怨)
他不知道一整個游泳池在下課沖洗時
全部都在"媽來媽去"的,
而且童音又都很像
我聽到叫"媽",,要不要回啊?
到底有沒有在江湖上混過?(怒)
我的名字正好是暗號,我完全不擔心回錯人
這個道理在一樣放在我的學生身上
在外面一堆老師時
千萬別叫我"老師"也別叫"江老師"(因為我們學校江老師也是一堆,,有三個)
最好叫我的全名或英文名或暱稱
還好我有提供三種選擇,
至今相處甚歡..

我覺得表現最好的彭*梅的美容師
我只說過一次不要叫我"小姐"也不要叫我江老師,因為我下班了
請叫我三個字的全名
之後,
我一拉開叮噹大門
三個迎賓美容師都會很精神的說"歡迎江亭誼"...哈哈,,
我就會很愉快的去沖澡加按摩..呵呵
而我的網球教練更妙,因為他總是叫我江爺爺,說這樣才夠配我...

※其實我不喜歡女字邊的稱呼(媽姐嫂妹)
是因為不想讓自己受限在那個悲慘的女圈圈,而和年紀比較不相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